摘要:尼达尼布治疗疾病疗效显著,但易引发腹泻、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腹泻可通过服用抗腹泻药、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及调整剂量改善;应对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依肝酶水平调整用药,避免饮酒和使用伤肝药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尼达尼布作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特发性肺纤维化、非小细胞肺癌和卵巢癌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显著疗效为众多患者带来希望。然而,伴随治疗过程,副作用也常随之而来,其中腹泻、肝功能异常、恶心和食欲减退等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进程。
腹泻堪称尼达尼布最突出的副作用,尤其在治疗初始阶段高发,超半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应对腹泻,可从多方面着手。药物干预方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洛哌丁胺等抗腹泻药物,能有效减缓肠道蠕动,但需注意遵循医嘱,防止过度抑制肠道正常功能。饮食调整同样重要,辛辣、油腻及高纤维食物易刺激肠道,应避免食用;而米粥、香蕉、白面包等温和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同时,腹泻易引发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多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或口服补液盐溶液,能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若腹泻严重,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尼达尼布剂量,甚至暂时停药。
肝功能异常也是尼达尼布治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血清肝酶(如 ALT、AST)水平升高。定期监测肝功能是预防和控制这一副作用的关键。治疗初期,每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测,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检测周期。一旦发现肝酶轻度升高,可能无需立即停药,但需调整用药剂量或暂停治疗;若肝酶显著升高,则需停药或减少剂量以保护肝脏。此外,患者在用药期间应严格禁酒,谨慎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如部分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低脂低糖饮食,适度运动维持合理体重,都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降低肝功能异常的风险。
胶囊剂
100毫克|150毫克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
适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进行性表型慢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ILDs)的成人患者,也可减缓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成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
2025-05-23 14:06:41
2025-05-23 14:01:35
2025-05-23 13:50:08
2025-05-23 13:39:08
2022-06-02 16:58:35
2022-06-09 17:07:27
2022-06-09 17:19:55
2022-06-13 17:17:35
2023-01-06 15:38:47
2025-05-23 17: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