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免疫科 > 痛风 > 痛风性关节炎新希望: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金蓓欣)深度解析

    痛风性关节炎新希望: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金蓓欣)深度解析

    作者头像
    张馨予

    执业药师

    摘要: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那种疼痛让患者难以忍受。当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常规治疗手段受限时,患者们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选择。如今,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金蓓欣)作为抗白介素 -1β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浏览  次
    2025-09-14 15:28:27  发布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那种疼痛让患者难以忍受。当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常规治疗手段受限时,患者们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选择。如今,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金蓓欣)作为抗白介素 -1β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下面,我们将为您全方位介绍这款药物。

      一、药品基本信息

      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

      商品名称:金蓓欣

      英文名称:Firsekibart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Fuxinqibai Dankang

      成分

      活性成份:伏欣奇拜单抗(抗白介素 -1β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辅料:组氨酸、盐酸组氨酸、蔗糖、聚山梨酯 80(I)、盐酸

      性状

      本品外观呈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疏松体。当加入注射用水复溶后,应得到无色或淡色澄明液体,且可带有乳光。

      二、适应症与规格

      适应症

      本品专门适用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秋水仙碱存在禁忌、不耐受或缺乏疗效,以及不适合反复使用类固醇激素的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情况。

      规格

      每瓶 200 mg。

      三、用法用量

      用药指导

      本品必须在有治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推荐剂量与给药方法

      推荐剂量:200mg,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

      药品配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抽取 1.3mL 注射用水,缓慢注入药瓶中进行复溶。接着,缓慢摇动药瓶约 5 分钟,然后静置约 5 分钟,重复这一摇动和静置的操作,直至药品完全溶解。轻敲药瓶的一侧,去除挂壁上的残余药液。复溶后的溶液应无颗粒且不浑浊,呈无色或淡黄色。本品复溶后,应立即使用;若不能立即使用,通常可于 2 - 8℃保存,并在 24 小时内使用;或储存于室温,2 小时内使用。

      给药:使用一次性使用药液转移器取出 1.33mL 药液,然后换上注射针头进行皮下注射。适合的注射部位包括大腿上部、腹部、上臂或臀部。建议每次注射时选择不同的部位,以避免局部酸痛。应避免在皮肤破损、有淤青或皮疹的区域注射,也不要注射入瘢痕组织,因为这可能导致药物暴露量不足。注射后应立即丢弃残留药液,并根据当地要求,指导患者或其护理人员按照适当程序处置药瓶、注射器和针头。

      特殊人群用药

      肝功能不全:轻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此类患者的临床经验有限。

      肾功能不全:轻度和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过此类患者的临床经验也有限。

      安全性数据支持

      本品提供了 24 周的安全性数据,目前现有数据仅支持单次给药。

      四、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不良反应

      安全性特征总结

      在 1 项 I 期研究和 3 项Ⅱ期研究中,对本品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共有 455 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了本品给药,其中 350 例患者接受了 200mg 给药,且有 23 例患者接受了 >2 次给药。

    痛风性关节炎新希望: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金蓓欣)深度解析(图1)

      接受本品 200mg 治疗的患者中,最常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免疫原性

      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中的抗药抗体。在接受本品 50 - 200mg 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抗药抗体阳性率为 6.5%(16 例/245 例),仅 1 例出现中和抗体阳性。未观察到抗药抗体发生与不良反应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特定不良反应描述

      实验室检查异常

      甘油三酯升高:在 4 项研究的汇总分析中,本品 200mg 合计组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合计组分别有 7.4%和 2.2%出现了甘油三酯升高至 >5 倍正常值上限(ULN)的事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在 4 项研究的汇总分析中,ALT 和 AST 升高至 >3 倍且 <5 倍 ULN 的事件在本品 200mg 合计组发生率分别为 19%和 0.6%,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合计组发生率分别为 0.5%和 0。ALT 和 AST 升高至 >5 倍 ULN 的事件在本品 200mg 合计组均未发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合计组发生率分别为 1.6%和 0。

      五、禁忌

      对本品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女性妊娠期间慎用或禁用本品(具体可参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以及【药理毒理】部分)。

      六、注意事项

      感染

      使用本品会抑制白介素 -1B,可能会增加感染或严重感染的发生风险。因此,一旦出现感染,应严密监测其症状及体征。存在活动性感染、反复感染史或感染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遵医嘱谨慎使用本品。不推荐和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联用,因为可能会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目前尚无本品在结核患者中的安全性数据,所以尚不清楚使用本品是否会增加结核再激活的风险。在开始治疗之前,建议根据临床实践对所有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进行活动性和潜伏性结核感染评估,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筛查(例如:PPD 或 T - SPOT 或胸部影像学检查)。活动性结核感染患者慎用本品,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或有结核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品,必要时开始抗结核治疗。所有患者在使用本品后,须严密监测结核的症状及体征,一旦患者出现如持续性咳嗽、体重减轻、低热等症状或体征,建议患者进一步治疗。

      疫苗接种

      使用本品时应避免同时接种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尚无接种灭活疫苗的数据。由于本品可能干扰对新抗原的正常免疫应答,因此对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进行疫苗接种可能无效。

      七、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无用于妊娠和哺乳期人群的数据。动物生殖毒性研究证实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参见【药理毒理】),因此,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慎用或禁用。

      儿童用药

      18 岁以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立。

      老年用药

      老年(>65 岁)和年轻患者之间未报告总体安全性或有效性差异,但老年患者数据有限。

      八、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未开展正式的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体外试验数据表明,在 2.00 - 200μg/mL 浓度范围内,本品能够调控白介素 1β 对人原代肝细胞的 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 和 CYP3A4 的抑制作用。这对治疗指数窄、需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的 CYP450 底物可能有临床相关性,使用这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开始本品治疗时,应对其药效和/或药物浓度进行治疗监测,并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

      九、药物过量

      临床试验中尚未报道过药物过量的病例。若出现药物过量,建议监测患者是否有任何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立即采取适当的对症治疗。

      十、临床药理

      作用机制

      参见【药理毒理】相关内容。

      药代动力学

      吸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单次皮下注射本品后,本品吸收缓慢,中位达峰时间 Tmx 在 141 - 166 小时之间。在 50 - 200 mg 剂量范围内,本品的体内暴露量随着剂量的递增而增加,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趋势。

      分布:本品分布呈现一房室模型特征,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平均表观分布容积在 8.0 - 12.1L 之间。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本品表观分布容积约为 8.4L,表明本品主要分布在血管系统中。

      消除:本品呈线性消除特征,平均半衰期在 25.5 - 308 天之间,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平均清除率在 9.228 - 11.501mL/h 之间。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本品清除率约为 9.04 mL/h。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

      肝功能不全: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未发现轻度肝功能不全对本品全身暴露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肾功能不全: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未发现轻度和中度肾功能不全对本品全身暴露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其他特殊人群: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未发现年龄、性别、肥胖(BMI>28kg/m²)对本品全身暴露有临床意义的影响,无需根据上述协变量调整剂量。

      遗传药理学:尚无关于本品遗传药理学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

      十一、临床试验

      在一项针对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秋水仙碱禁忌、不耐受或缺乏疗效,且反复发生急性痛风发作的患者(过去 12 个月内发作 >2 次)开展的随机、双盲双拟、阳性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中,通过分析给药后 72 小时靶关节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基线的变化和给药后 12 周内首次复发时间双终点,证实了本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

      该研究分为 24 周的双盲治疗期和 24 周的开放治疗期。在双盲治疗期间,共有 156 例患者至少接受了一次 200mg 本品皮下注射,156 例患者至少接受了一次 1mL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其中 1 例患者给药后无任何疗效评价)。患者既往急性痛风发作次数平均为 36.2 次,超过 90%的患者有伴随疾病,包括高脂血症(43.1%)、高血压(43.1%)、肝脂肪变性(25.1%)、肾结石(18.6%)、高甘油三酯血症(16.7%)。共 111 例(35.7%)患者在入组时有稳定的降尿酸治疗。

      给药后 72 小时靶关节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基线的变化显示,本品给药后 72 小时可显著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水平,非劣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十二、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本品为 IgG4/亚型全人源抗白介素 -1B(IL - 1B)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人 I - 1B,阻断其与 I - 1B 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 I - 1B 诱导的炎性介质产生。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本品未进行遗传毒性试验。

      生殖毒性

      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中,雄鼠从交配前 9 周至交配结束,雌鼠从交配前 14 天至妊娠第 7 天,每周 1 次皮下注射本品 20、60、200mg/kg(以 AUC 计,暴露量分别相当于人最大临床推荐剂量 200mg 的 8.00、21.95、35.25 倍(雄性)和 6.32、15.23、23.87 倍(雌性)),对雌雄大鼠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未见明显影响。

      大鼠胚胎 - 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大鼠于妊娠第 6 天至第 13 天每周 1 次皮下注射本品 20、40、120mg/kg(以 AUC 计,暴露量分别相当于人最大临床推荐剂量 200mg 的 1.63、3.90、8.96 倍),120 mg/kg 剂量下对母体动物具有肝脏毒性(可致死亡),对母体动物和胚胎 - 胎仔发育的 NOAEL 分别为 40mg/kg 和 120mg/kg。

      兔胚胎 - 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兔于妊娠第 6 天至第 18 天每 6 天 1 次皮下注射本品 5、25、125mg/kg(以 AUC 计,暴露量分别相当于人最大临床推荐剂量 200mg 的 0.35、4.01、29.22 倍),25、125mg/kg 剂量下可见胚胎 - 胎仔发育毒性,表现为早期吸收胎数、着床后天失率升高,125mg/kg 组还可见含死胎妊娠免百分率升高。对母体动物和胚胎 - 胎仔发育的 NOAEL 分别为 125mg/kg 和 5mg/kg。

      大鼠围产期发育毒性试验中,大鼠于妊娠第 6 天至哺乳期第 21 天每周 1 次皮下注射本品 20、40、80mg/kg(以 AUC 计,暴露量分别相当于人最大临床推荐剂量 200mg 的 1.89、4.09、7.42 倍),80mg/kg 剂量下对母体动物具有肝脏毒性(可致死亡)、F₁代门齿萌出和空中翻正达标日龄延迟。对母体动物和 F₁代动物的 NOAEL 为 40 mg/kg。

      致癌性:本品未进行致癌性试验。

      十三、贮藏与包装

      贮藏

      于 2 - 8℃避光保存和运输。

      包装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中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冷冻干燥用溴化丁基橡胶塞。

      包装规格:1 瓶/盒,内附 1 枚与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配套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药液转移器。

      十四、有效期

      18 个月。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2025-09-14 15:28:27  更新
  • 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基本信息

    处方药 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
    • 剂型:

      注射剂

    • 规格:

      200mg

    • 厂家:

      印度natco

    •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秋水仙碱禁忌、不耐受或缺乏疗效的以及不适合反复使用类固醇激素的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